(相关资料图)
南都讯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7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(PPI)同比下降4.4%,同比、环比降幅均收窄,有哪些有利因素?当前下游行业需求仍然偏弱,这会怎样影响接下来的PPI?
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回答南都记者提问。
今天(8月15日),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回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,PPI同比降幅收窄是今年以来第一次。7月份,PPI同比下降4.4%,降幅比上月收窄1个百分点。从环比来看,7月份PPI下降0.2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6个百分点。
据国家统计局官网。
付凌晖指出,PPI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,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。受国际市场原油、有色等价格上行影响,国内相关行业价格降幅收窄。7月份,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21.5%,降幅比上月收窄4.1个百分点;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4.2%,降幅比上个月收窄0.7个百分点;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%,降幅比上个月收窄6.2个百分点。
二是国内部分工业行业供求关系有所改善,相关价格降幅收窄。7月份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下降19.1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2个百分点;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0.6%,降幅收窄5.4个百分点。
三是上年同期基数走低。上年7月份PPI同比上涨4.2%,涨幅比上年6月份回落1.9个百分点。
此外,部分消费品行业价格上涨,也带动PPI的改善。7月份,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6.3%,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上涨1.2%。
付凌晖称,从下阶段情况看,尽管外部输入性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,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稳步恢复,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,工业领域供求关系有望逐步改善,加之上年基数逐步走低,PPI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。PPI降幅收窄对于改善企业生产经营,有望发挥积极作用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世界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