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导语
今天给同学们分享一篇双硫死亡+分型+预后模型的生信文章“Identification of disulfidptosis related subtypes, characterization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filtration, and development of DRG prognostic prediction model in RCC, in which MSH3 is a key gene during disulfidptosis”,这篇文章于2023年6月23日发表在Front Immunol期刊上,影响因子为8.786。
肾细胞癌(RCC)是全球最常见的肾癌亚型,在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。RCC的特点是无症状、高死亡率、高复发率、易转移和易于产生治疗耐受性。这使得许多RCC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晚期,预后通常较差。幸运的是,随着全球医疗标准和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,治疗RCC的疗效显著提高。然而,RCC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(OS)仍然不理想。更糟糕的是,即使接受手术治疗的RCC患者也可能在手术后出现转移和复发。一些文献表明,转移性RCC患者的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10%。因此,迫切需要找到能够有效预测RCC患者预后并为RCC治疗提供新的治疗见解的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。
1.24个DRGs在RCC中的差异表达和预后价值
作者调查了541例RCC患者和72例从TCGA-KIRC数据集中获取的正常人肾组织中24个DRG的表达水平,结果显示大多数24个DRG在肿瘤组和正常组之间表达差异显著(图1A)。对RCC中的24个DRG进行了Kaplan-Meier生存分析,发现其中21个与RCC患者的OS密切相关,作者只展示了其中的15个(图1B-P)。ACTN4、FLNA、FLNB、LRPPRC、MYH9、MYH10、NCKAP1、NDUFS1、NUBPL、OXSM和TLN1在高表达患者中具有更好的OS,相反,ACTB、CAPZB、GYS1和SLC7A11高表达患者的OS较差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世界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